舟行雜詠

志士不貪生,貞夫恥倖成。 如何魯連箭,只解射聊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貞夫:指堅守正道的人。
  • 倖成:僥幸成功。
  • 魯連箭:指戰國時期魯仲連射箭的故事,他曾用箭射中聊城城門,幫助齊國攻尅聊城。
  • 聊城:地名,位於今山東省聊城市。

繙譯

有志之士不貪戀生命,堅守正道的人恥於僥幸成功。 爲何魯仲連的箭,衹能用來射破聊城的城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志士”與“貞夫”的態度,強調了堅守正道、不圖僥幸的精神。詩中提到的“魯連箭”與“聊城”是歷史典故,用以象征英勇與正義。詩人通過這一典故,表達了對那些衹知勇武而不知深思熟慮行爲的批評,暗示真正的英雄應儅有更高的追求和更深的思考。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