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無弦上人琴

上人無弦意,寄在有絃琴。 靜室遣羣妄,諸天聆妙音。 泠泠花上露,寂寂枝間禽。 永日竹林下,清風時滿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無弦意:指沒有琴絃的琴,比喻超脫世俗的音樂或境界。
  • 有絃琴:指普通的琴,有實際的琴絃。
  • 靜室:安靜的房間,常指僧人的禪房。
  • 羣妄:指各種雜念、妄想。
  • 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衆神。
  • :聽。
  •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靜。
  • 永日:整日。
  • 竹林:指幽靜的竹林,常用於形容隱居或禪修的場所。
  • 清風:涼爽的風。

翻譯

僧人雖無琴絃,卻將意境寄託於有弦之琴。 在靜室中摒棄雜念,天界的衆神傾聽着微妙的音樂。 花上的露珠清脆悅耳,樹枝間的鳥兒靜悄悄。 整日在竹林之下,涼爽的風不時拂過衣襟。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位僧人在靜室中彈琴的情景,表達了超脫世俗、追求心靈寧靜的意境。詩中「無弦意」與「有絃琴」形成對比,突出了僧人超越物質形態,追求精神境界的特質。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泠泠花上露」和「寂寂枝間禽」,進一步以自然之聲喻示內心的寧靜與和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禪意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