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中雜詠

經旬不出戶,幽事亦何能。 汲水嘗新茗,攀花引古藤。 避人常謝病,得酒便呼朋。 若問爲官意,閒門寂似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經旬:經過十天,這裏指長時間。
  • 幽事:幽靜的事情,指隱居生活。
  • 汲水:從井裏取水。
  • 新茗:新茶。
  • 攀花:摘花。
  • 古藤:古老的藤蔓。
  • 謝病:以病爲由推辭不見客。
  • 得酒:得到酒。
  • 呼朋:召喚朋友。
  • 閒門:空閒的門,指家中無人打擾。
  • 寂似僧:寂靜得像僧侶的居所。

翻譯

長時間不出門,隱居生活又有何樂趣呢? 從井裏取水泡新茶,摘花引來古老的藤蔓。 常常以病爲由避開人羣,一旦有了酒就呼朋喚友。 若問我對做官的看法,我的家門空閒得像僧侶的居所一樣寂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疏離感。詩中通過汲水泡茶、攀花引藤等幽靜的活動,展現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得其樂。同時,通過「謝病」、「得酒呼朋」等細節,傳達了作者對人際交往的淡漠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後一句「閒門寂似僧」更是以僧侶的居所爲喻,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世俗的超越。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