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觀陳十六史興碑

· 高適
荊衡氣偏秀,江漢流不歇。 此地多精靈,有時生才傑。 伊人今獨步,逸思能間發。 永懷掩風騷,千載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懸日月。 則是刊石經,終然繼檮杌。 我來觀雅制,慷慨變毛髮。 季主盡荒淫,前王徒貽厥。 東周既削弱,兩漢更淪沒。 西晉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惡訐。 感嘆將謂誰,對之空咄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衡:荊山和衡山的合稱,泛指楚地。
  • 氣偏秀:指自然風光特別秀美。
  • 江漢:長江和漢水。
  • 精靈:指神靈或超自然的存在。
  • 伊人:那個人,指陳十六。
  • 獨步:獨一無二,無人能比。
  • 逸思:超凡脫俗的思想。
  • 間發:不時地涌現。
  • 永懷:永遠懷念。
  • 掩風騷:超越古代的詩文。
  • 矻矻(kū kū):勤奮不懈的樣子。
  • 崔嵬:高大雄偉。
  • 懸日月:比喻詩文永存不朽。
  • 刊石經:刻石立碑,記錄經典。
  • 終然:最終。
  • 檮杌(táo wù):古代傳說中的兇獸,比喻惡人或惡事。
  • 雅制:高雅的製作,指碑文。
  • 慷慨:情緒激昂。
  • 變毛髮:形容情緒激動到極點。
  • 季主:指末代君主。
  • 荒淫:放縱淫亂。
  • 前王:前代的君王。
  • 貽厥:遺留其禍害。
  • 東周:指周朝東遷後的時期。
  • 兩漢:西漢和東漢。
  • 淪沒:衰落消失。
  • 西晉:晉朝的西部分支。
  • 披猖:猖狂,放縱。
  • 五胡:指五胡亂華時期的五個少數民族。
  • 唐突:冒犯,衝撞。
  • 彰善:表彰善行。
  • 比物:比喻事物。
  • 惡訐(è jié):惡意的攻擊。
  • 咄咄(duō duō):表示驚詫或感嘆的聲音。

翻譯

荊山和衡山的風光特別秀美,長江和漢水流淌不息。 這片土地上多有神靈,偶爾孕育出才華橫溢的人物。 陳十六如今獨步文壇,他的超凡思想不時涌現。 永遠懷念他超越古代詩文的成就,千年來一直勤奮不懈。 新立的碑文雄偉壯觀,佳句如同日月般永存。 這是爲了刻石記錄經典,最終目的是爲了繼承和超越。 我來觀賞這高雅的碑文,情緒激昂到極點。 末代君主都荒淫無度,前代君王也遺留了禍害。 東周已經衰弱,兩漢也相繼淪沒。 西晉更是猖狂放縱,五胡亂華相互衝撞。 作歌是爲了表彰善行,比喻事物卻也惡意的攻擊。 感嘆這一切是爲了誰,面對這些只能空自驚詫。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荊衡、江漢自然風光的讚美,引出了對陳十六才華的推崇。詩中「伊人今獨步,逸思能間發」表達了詩人對陳十六文學成就的極高評價。後文通過對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前代君主荒淫無道、國家衰敗的悲憤之情。最後,詩人以「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惡訐」來表明自己的創作態度,即歌頌善行,反對惡意的攻擊。整首詩情感豐富,既讚美了陳十六的才華,又抒發了對國家歷史的深沉感慨。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