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杭僧清涌

· 區越
山水蒼蒼萬壑秋,滄江淼淼一歸舟。 夢迴煙月無天日,遊遍公卿出帝州。 燕頷虎頭知有相,孤雲野鶴本同流。 山僧長揖苕溪去,他日來尋只水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í):贈送。
  • 滄江:泛指江水。
  • 淼淼(miǎo miǎo):形容水勢浩大。
  • 燕頷虎頭:形容人的相貌威武。
  • 孤雲野鶴:比喻隱士或無拘無束的人。
  • 長揖(cháng yī):古代的一種禮節,深深地鞠躬。
  • 苕溪(tiáo xī):地名,位於浙江省。
  • 水頭:水的源頭。

翻譯

山水之間蒼茫一片,萬千溝壑已是秋意濃。江水浩渺,一葉歸舟緩緩行。夢醒時分,煙霧繚繞的月色中,天日難辨。遊歷遍了公卿貴族,離開了帝王的州城。相貌威武,如同燕頷虎頭,自有其相。孤雲野鶴,本就是同道中人。山中的僧人深深鞠躬,告別苕溪而去,他日再來尋找,只在水之源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山水間的景象,以及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山水蒼蒼萬壑秋」一句,即展現了深秋時節山水的蒼茫與寂寥,而「滄江淼淼一歸舟」則通過江水的浩渺和歸舟的孤獨,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渴望。後句中的「夢迴煙月無天日」與「遊遍公卿出帝州」形成對比,前者描繪了夢境中的迷茫,後者則反映了現實中的遊歷與離別。最後兩句以「燕頷虎頭」和「孤雲野鶴」自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不羈生活的嚮往,以及對未來重逢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深切向往。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