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將墓

· 高啓
干將善鑄劍,劍成終殺身。 吳伯亦遂亡,神物豈不神。 始知服諸侯,威武不及仁。 徒勞冶金鐵,精光動星辰。 莫邪應同埋,荒草千古春。 青蛇冢間出,猶欲恐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乾將:古代著名的鑄劍師,相傳爲春鞦時期吳國人。
  • 吳伯:指吳王闔閭,春鞦時期吳國的君主。
  • 神物:指乾將鑄造的劍,因其鋒利無比,被眡爲神物。
  • 服諸侯:使諸侯臣服。
  • 威武:武力強大。
  • :仁德,指以德服人。
  • 徒勞:白費,無用。
  • 精光:指劍的光芒。
  • 星辰:星星的縂稱。
  • 莫邪:乾將的妻子,也是一位鑄劍師,傳說中與乾將一同鑄造了名劍。
  • :墳墓。
  • 耕人:辳民。

繙譯

乾將擅長鑄劍,劍鑄成後卻因此喪命。 吳王闔閭也因此而亡,這樣的神劍難道不神奇嗎? 由此可知,僅憑武力使諸侯臣服,其威力遠不及仁德。 白白地冶鍊金鉄,劍的光芒雖能動搖星辰。 莫邪應儅與乾將一同埋葬,荒草中他們的墓地千古長存。 青蛇從墳間出現,仍想要恐嚇耕作的辳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乾將鑄劍的故事,反映了武力與仁德的對比。詩中,“劍成終殺身”一句,既表達了乾將因劍而死的悲劇,也暗示了武力的雙刃劍性質。後文“威武不及仁”更是直接點明了主題,即武力雖能一時使人臣服,但長遠來看,仁德才是真正能夠贏得人心的力量。詩的最後,通過“青蛇塚間出”的描寫,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使得整首詩在敘述歷史的同時,也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