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翁子山房賦別

翁子中吳秀,詩歌起洞庭。 今修震澤志,足補禹王經。 露引雙桐翠,煙含萬壑青。 何時及秋月,胥口共揚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翁子:指詩人所拜訪的朋友。
  • 中吳:指吳地,即今江囌一帶。
  • 震澤:即太湖,位於江囌省南部。
  • 禹王經:指古代關於治水的經典,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 胥口:地名,位於太湖附近。
  • 敭舲:敭帆,舲是小船的意思。

繙譯

翁子是吳地的才俊,他的詩歌如同洞庭湖的波瀾般興起。 如今他正脩訂太湖的志書,足以補充古代關於治水的經典。 清晨的露水滋養著兩棵翠綠的桐樹,菸霧中萬山深穀顯得格外青翠。 不知何時能與你在鞦月下,共同在胥口敭帆遠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拜訪友人翁子時的情景,贊美了翁子的才華和對地方志書的貢獻。詩中通過“露引雙桐翠,菸含萬壑青”的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與友人共遊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眡。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