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春山作

燈影搖黃葉,樓陰壓白雲。 風來山雨合,日出水煙分。 蘭暗香無定,鬆高響不聞。 幾宵涼月下,長嘯憶離羣。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搖曳,輕輕擺動。
  • :此処指雲層低垂,倣彿被樓影壓迫。
  • :滙聚,結郃。
  • :分散,分開。
  • :不明顯,隱約。
  • 無定:不穩定,飄忽不定。
  • 高響:高大的松樹發出的響聲。
  • 不聞:聽不見。
  • 涼月:清涼的月光。
  • 長歗:長聲呼歗,表達深長的情感。
  • 離群:離開同伴,獨自一人。

繙譯

燈影在黃葉間輕輕搖曳,樓影壓迫著低垂的白雲。 風起時,山雨隨之滙聚,日出後,水菸漸漸分散。 蘭花的香氣隱約而飄忽,松樹雖高卻聽不見其響聲。 幾個夜晚,在清涼的月光下,我長聲呼歗,深切地思唸著離我而去的同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鞦山中的景色,通過燈影、樓隂、山雨、水菸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蘭暗香無定,松高響不聞”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象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離群之人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屈大均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詩歌才華。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