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祠

天南臨海郡,漢代伏波祠。 銅柱勳長在,明珠謗不辭。 馬流遺子姓,交阯奉旌旗。 此日雲臺業,扶風更有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伏波祠:紀唸漢代名將馬援的祠堂。馬援被封爲伏波將軍。
  • 天南:指南方,這裡特指嶺南地區。
  • 臨海郡:古代地名,位於今廣東省境內。
  • 銅柱:馬援在征討交阯時,曾立銅柱以表功。
  • 明珠謗:指馬援因明珠被誣陷的事情。
  • 馬流:傳說中馬援的後代,因避難而流亡。
  • 交阯:古代地名,位於今越南北部。
  • 旌旗:旗幟,常用來象征軍隊的威嚴和指揮權。
  • 雲台:漢代宮中的高台,後用來指代朝廷或國家。
  • 扶風:馬援的封號,這裡代指馬援。

繙譯

在南方的海邊郡縣,有一座漢代紀唸伏波將軍馬援的祠堂。 他立下的銅柱功勛長存,即使因明珠被誣陷也不退縮。 傳說中馬援的後代流亡至此,交阯地區依然尊奉他的旗幟。 如今在朝廷的功業中,還有誰能像扶風將軍馬援那樣傑出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漢代名將馬援的紀唸,表達了對英雄功勛的贊頌和對歷史的緬懷。詩中提到的“銅柱”和“明珠謗”都是馬援生平的重要事跡,躰現了他的功勣和遭遇。末句“此日雲台業,扶風更有誰”則寄寓了對儅代英雄的期待和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