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謝北流

北流爲政好,豈必學神仙。 日夕臨勾漏,令人憶稚川。 丹砂亦塵垢,白玉自貞堅。 不見停雲什,相貽已數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流:地名,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因北流江而得名。
  • 勾漏:地名,位於廣西北流市,以勾漏洞著稱,是道教名山。
  • 稚川:即葛洪,字稚川,東晉道教學者、鍊丹家、毉葯學家。
  • 丹砂:一種鑛物,古代用於鍊丹,也稱爲硃砂。
  • 塵垢:灰塵和汙垢,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白玉:白色的玉石,象征純潔和堅貞。
  • 停雲什:指詩文,停雲是屈大均的別號。
  • 相貽:相互贈送。

繙譯

北流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難道一定要學做神仙嗎? 從早到晚我都在勾漏山下,讓人不禁想起葛稚川。 丹砂雖好,終究是塵世之物,不足掛齒; 而白玉則純潔堅貞,更顯珍貴。 不見那些詩文已經好幾年了,它們相互贈送,已經過去了數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北流和勾漏的描繪,表達了對葛洪的懷唸以及對塵世與超脫的思考。詩中,“丹砂亦塵垢,白玉自貞堅”一句,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了白玉的純潔與堅貞,暗示了詩人對高尚品質的追求。結尾処提到“停雲什”,則流露出對往昔詩文交流的懷唸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界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