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洪先輩廬居冊

皎皎白華躬,廬居洞壑中。 淚枯何代柏,聲亂一林風。 紫極心長貫,黃泉夢故通。 寄聲烏鳥道,移孝事無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皎皎:明亮潔白的樣子。
  • 白華:白色的花朵,這裏比喻人的純潔。
  • :身體,這裏指自己。
  • 廬居:簡陋的居所。
  • 洞壑:深邃的山谷。
  • 淚枯:眼淚流乾。
  • 何代柏:不知年代的柏樹。
  • 聲亂:聲音雜亂。
  • 紫極:天空的最高處,比喻皇帝或朝廷。
  • 黃泉:指陰間,死後的世界。
  • 烏鳥道:烏鴉的叫聲,比喻傳遞信息的方式。
  • 移孝:轉移對父母的孝心,指將孝心擴展到對社會和國家的忠誠。

翻譯

明亮的白花般純潔,我居住在深邃的山谷之中。 眼淚已經流乾,面對着不知年代的柏樹, 聲音雜亂,隨着一林的風聲飄蕩。 心中的忠誠如天空最高處,一直貫穿到朝廷, 即使在黃泉之下,我的夢想依舊與故人相通。 寄聲於烏鴉的叫聲,傳遞我的孝心, 將這份孝心轉化爲無盡的忠誠與奉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居住在深山中的隱士,他雖然身處幽靜的自然環境,但內心卻充滿了對國家和朝廷的忠誠。詩中「皎皎白華躬」形容了隱士的純潔無瑕,而「紫極心長貫」則表達了他對朝廷的忠誠不渝。通過「淚枯何代柏」和「聲亂一林風」的描繪,詩人傳達了隱士內心的孤獨與哀愁。最後,詩人以「移孝事無窮」作結,強調了隱士將個人的孝心轉化爲對國家的忠誠,展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遠大的理想抱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