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兒明道

四歲嗟無恃,全憑祖母慈。 甘瓜根蒂絕,老鳳羽毛垂。 失乳身嘗病,雖貧學未遲。 從予歷吳楚,黃口已流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ē):嘆息,哀嘆。
  • 無恃:沒有母親依靠。
  • 甘瓜根蒂絕:比喻孤苦無依。
  • 老鳳羽毛垂:比喻祖母年老體衰。
  • 失乳:指失去母親的哺乳,比喻失去母愛。
  • 黃口:指幼兒。
  • 流離:流浪,漂泊。

翻譯

我哀嘆我的兒子明道四歲就失去了母親的依靠,全靠祖母的慈愛撫養。他像甘瓜失去了根蒂,孤苦無依;祖母則像老鳳,羽毛垂落,年老體衰。他因失去母愛而身體常病,儘管家境貧寒,但學業並未耽誤。他跟隨我遊歷吳楚之地,小小年紀就已經歷盡流離之苦。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亡兒的深切哀悼和對祖母慈愛的感激。詩中通過「甘瓜根蒂絕」和「老鳳羽毛垂」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兒子的孤苦和祖母的衰老。後兩句則突出了兒子在困境中依然堅持學習的堅韌精神,以及他小小年紀就跟隨父親漂泊的艱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兒子的深切懷念和對生活的無奈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