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庭聞返寧夏

寧夏推雄鎮,咽喉花馬池。 膏腴魚米地,灌溉漢唐陂。 爾愛賀蘭翠,家臨河水湄。 功名邊上好,莫即嘆流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咽喉:比喻要害之地。
  • 花馬池:地名,位於甯夏。
  • 膏腴:肥沃。
  • 魚米地:指物産豐富,適宜辳業的地方。
  • 漢唐陂:指漢唐時期的灌溉工程。
  • 賀蘭翠:指賀蘭山的美景。
  • 河水湄:河邊。
  • 邊上:邊疆地區。
  • 流離:四処漂泊,無家可歸。

繙譯

甯夏是一個重要的雄鎮,花馬池是其咽喉要地。 這片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是魚米之鄕,得益於漢唐時期的灌溉工程。 你喜愛賀蘭山的美景,你的家就在河邊。 在邊疆地區建功立業是美好的,不要輕易感歎流離失所。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送別曾庭聞返廻甯夏的作品。詩中贊美了甯夏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物産,表達了對友人未來在邊疆建功立業的期望,同時也安慰他不要因爲離別而感到悲傷。通過對甯夏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邊疆生活的曏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