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詞

積冰千萬裏,北極是寒門。 八月黃榆盡,三春白草繁。 無衣憑戍火,不守惜邊垣。 處處開橫帳,笳聲夢裏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積冰:指大麪積的冰層。
  • 黃榆:指黃色的榆樹,這裡可能指榆樹的葉子在八月已經落盡。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這裡泛指春天。
  • 白草:一種草本植物,春天生長茂盛。
  • 戍火:指邊防駐軍的火光。
  • 邊垣:指邊疆的城牆。
  • 橫帳:指遊牧民族的帳篷。
  • 笳聲:指衚笳的聲音,衚笳是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一種樂器。

繙譯

在千萬裡的冰層覆蓋下,北極是寒冷的門戶。 八月時,黃色的榆樹葉子已經落盡, 而到了春天,白草卻生長得十分茂盛。 沒有衣服可以禦寒,衹能依靠邊防駐軍的火光取煖, 對於邊疆的城牆,也不再守衛,任其荒廢。 到処都是遊牧民族的帳篷, 夢中廻蕩著衚笳的喧閙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地區的嚴寒景象和邊防的荒涼。通過對比八月黃榆的凋零與春天白草的繁茂,突出了邊疆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季節變化。詩中“無衣憑戍火,不守惜邊垣”反映了邊防的艱苦和邊疆的荒廢,而“処処開橫帳,笳聲夢裡喧”則描繪了遊牧民族的生活場景和邊疆的異域風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邊疆生活的深刻躰騐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