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參軍

故人越石父,已有解驂人。 自此多知己,相依況老親。 掛帆珠海月,驅馬薊門塵。 風雅忘憂物,毋令白髮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石父: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解驂:古代指解下驂馬,即駕車時解開駕車的馬,比喻幫助或救助。
  • 知己:彼此瞭解並相互欣賞的朋友。
  • 老親:年老的父母。
  • 掛帆:揚帆起航。
  • 珠海:地名,指珠江口的海域。
  • 薊門:地名,指古代的薊縣,今北京一帶。
  • 風雅:指文學藝術的高雅風格。
  • 忘憂物:指能使人忘卻憂愁的事物,如酒等。
  • 白髮新:新長出的白髮,指年老。

翻譯

故友越石父,已經有人解救他於困境。 從此他多了許多知心的朋友,相互依靠,何況還有年邁的父母。 在珠海的月光下揚帆起航,驅馬穿越薊門的塵土。 文學藝術是讓人忘卻憂愁的事物,不要讓新生的白髮增添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越石父的深厚情誼以及對其未來生活的祝願。詩中,「解驂人」形象地描繪了友人得到幫助的情景,而「知己」和「老親」則強調了友人生活中的重要支持。後兩句通過對「掛帆珠海月」和「驅馬薊門塵」的描繪,展現了友人旅途的壯闊與艱辛,同時也隱含了對友人未來道路的祝福。最後,詩人以「風雅忘憂物」來勸慰友人,希望他能夠通過文學藝術來忘卻生活中的憂愁,不要讓歲月的痕跡增添新的煩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美好祝願。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