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中

一瀧煙雨一瀧晴,瀧口鴛鴦夾岸迎。 風送猿聲滿城郭,行人忽起故園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óng):古代指湖泊或江河。
  • 鴛鴦(yuān yāng):一種水鳥,雄鳥頭部爲紅色,雌鳥頭部爲綠色,象徵着夫妻恩愛。
  • (yuán):猴子,這裏指猴子的叫聲。

翻譯

一瀧湖水時陰時晴,湖口兩隻鴛鴦在岸邊相迎。風吹來猴子的聲音充滿了城郭,行人突然想起了故園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瀧中的景象,通過描寫湖水的變幻、鴛鴦的舞動和猴子的叫聲,展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喚起了行人心中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