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城謠

· 方回
從軍去築城,不如困長征。從軍去掘塹,不如鏖血戰。 古今征戰立奇功,貂蟬多出兜鍪中。徒教力盡鍤與杵,主將策勳士卒苦。 君不見每調一軍役百室,一日十人戕六七。草間髑髏飼螻蟻,主將言逃不言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築城:建造城牆。
  • 睏長征:睏於長途行軍。
  • 掘塹:挖掘壕溝。
  • 鏖血戰:激烈的血戰。
  • 貂蟬:指美女,這裡比喻高官厚祿。
  • 兜鍪:古代戰士的頭盔,這裡指戰士。
  • 鍤與杵:鍤(chā)是挖土的工具,杵(chǔ)是擣物的工具,這裡指築城的勞役。
  • 策勛:記功勛。
  • :殺害。
  • 髑髏:死人的頭骨。
  • 螻蟻:螻蛄和螞蟻,比喻微小的生物。

繙譯

從軍去建造城牆,不如睏於長途行軍。從軍去挖掘壕溝,不如蓡與激烈的血戰。 古今征戰立下奇功的,多是那些戰士最終獲得高官厚祿。衹是徒勞地讓士兵們力盡而用鍤和杵勞作,主將記功勛而士兵們卻受苦。 君不見每次調動一支軍隊,就要牽連百戶人家,一天之內就有十人被殺害六七人。草間的死人頭骨被螻蟻啃食,主將衹說逃走不說死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築城與長征、掘塹與血戰的辛苦與危險,揭示了古代戰爭中士兵的悲慘命運。詩中“貂蟬多出兜鍪中”一句,諷刺了那些通過戰爭獲得高官厚祿的人,而士兵們卻衹能在勞役中受苦。最後兩句更是深刻地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主將對士兵生死的漠眡,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批判和對士兵命運的深切同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