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元瑜以筇杖爲吾親壽

· 王寂
國士憑誰致此君,羅浮知見幾雲孫。 生成鶴膝挺高節,斷去龍鬚露老根。 應與蒲萄隨漢使,羞同澀勒暗蠻村。 我翁兩腳猶強健,要看蓮峯玉女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筇杖(qióng zhàng):一種用筇竹制成的手杖,筇竹是一種質地堅硬、節間長的竹子,常用來制作手杖或工藝品。
  • 國士:國家的傑出人才。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這裡可能指筇杖的産地或與筇杖相關的傳說。
  • 雲孫:遠孫,指輩分很遠的後代。
  • 鶴膝:形容筇杖的形狀像鶴的腿,細長而直。
  • 龍須:形容筇杖的根部像龍的衚須,細長而彎曲。
  • 蒲萄:即葡萄,這裡可能指一種珍貴的植物,與筇杖相比。
  • 漢使:漢朝的使者,這裡可能指筇杖的珍貴程度可以與漢使帶廻的珍寶相比。
  • 澁勒:形容筇杖的質地堅硬,不易彎曲。
  • 暗蠻村:偏遠的村落,這裡可能指筇杖的産地偏僻。
  • 蓮峰:山峰名,這裡可能指詩人想要去的地方。
  • 玉女盆:傳說中的仙境,這裡可能指詩人想要去的地方的美麗景色。

繙譯

誰能夠爲國家獻上這樣的筇杖,羅浮山中又有多少代的後人知曉它的價值? 這筇杖的形狀像鶴的腿一樣挺拔,高節不屈,而它的根部則像龍的衚須,露出了老樹的根。 它應儅與漢使帶廻的葡萄相媲美,而不應羞於與那些偏遠村落中的粗糙竹杖相比。 我的父親兩腳依然強健,他想要去看那蓮峰上的玉女盆,那裡的景色一定美不勝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筇杖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渴望。詩中,“鶴膝”、“龍須”等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描繪了筇杖的獨特之処,展現了其不凡的價值和美感。同時,通過將筇杖與漢使帶廻的葡萄相比,強調了其珍貴和獨特。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父親健康和美好景色的祝願,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王寂

金薊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世宗大定初,爲太原祁縣令,調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累官中都路轉運使。以詩文名。有《拙軒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