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白雲庵疏語爲李道大

· 方回
昔有隱君子,中年洛陽居。 擊壤歌太平,洛人爲結廬。 名曰安樂窩,花間行小車。 昔有賢宰相,退休寓洛都。 心乎愛此老,卜鄰同里閭。 買園廣其宅,至今傳畫圖。 賢宰富彥國,隱君邵堯夫。 走也非隱君,賢宰今不無。 草草白雲庵,隙地日自鋤。 欲築三兩亭,冠蓋延朋徒。 勸君可綠蟻,揣己無青蚨。 解劍肯指廩,芳名宜大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擊壤:古代的一種遊戲,這裏指隱居生活。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安樂窩:指舒適的居所。
  • 洛都:洛陽,古代中國的都城之一。
  • 卜鄰:選擇鄰居。
  • 里閭:鄰里,街坊。
  • 富彥國:人名,可能指富弼,北宋時期的政治家。
  • 邵堯夫:人名,即邵雍,北宋時期的哲學家、隱士。
  • 綠蟻:指美酒。
  • 青蚨:古代傳說中的蟲名,這裏指錢財。
  • :糧倉。

翻譯

從前有位隱士,中年時居住在洛陽。他在那裏過着擊壤的遊戲生活,洛陽的人們爲他建造了簡陋的房屋。這個地方被稱爲安樂窩,他在花間駕駛着小車。

曾經有位賢明的宰相,退休後也寓居在洛陽。他內心非常敬愛這位隱士,選擇與他爲鄰。宰相買下了園地擴建了自己的住宅,至今這些景象仍被傳爲畫圖。

這位賢明的宰相是富彥國,隱士則是邵堯夫。而我,並非隱士,但當今的賢明宰相併不缺乏。我在白雲庵裏草草地生活,每天都在空地上自己耕作。

我想要建造幾座亭子,邀請朋友們來此聚會。我勸你可以享受美酒,但也要明白自己沒有足夠的錢財。如果你願意解下劍指向糧倉,那麼你的美名應該被大大地書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代隱士和賢宰的生活,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賢明政治家的敬仰。詩中描繪的安樂窩和白雲庵,都是詩人心中理想的居住環境,體現了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同時,通過對富彥國和邵堯夫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尊重和對當代社會的期望。最後,詩人以自嘲的口吻,提醒自己及讀者,儘管生活簡樸,但應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追求。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