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行樂詞六首

· 王逢
金鑰魚司夜,瑤箏雁列春。 後庭通綺閣,清路接芳塵。 同備三千數,誰辭第一人。 君王壽萬歲,行樂此時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鑰:金制的鎖鑰,此處指宮門的鎖鑰。
  • 瑤箏:古代的一種絃樂器,此處指宮中的音樂。
  • 雁列:像雁羣一樣排列,形容宮女們整齊排列。
  • 綺閣:裝飾華麗的樓閣。
  • 芳塵:指美好的塵世,也指宮中的美好環境。
  • 同備:共同準備。
  • 三千數:指宮女的數量,古代常用「三千」來形容宮女之多。
  • :推辭,拒絕。
  • 第一人:指最尊貴或最出色的人。

翻譯

金制的鎖鑰守護着夜晚的宮門,瑤箏的音樂在春天裏如雁羣般排列。 後宮的華麗樓閣與清新的道路相連,通往美好的塵世。 宮女們共同準備着,數量衆多,卻無人推辭成爲最尊貴的那一位。 願君王萬歲長壽,享受的快樂與此時此刻的和諧相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宮中的繁華景象和宮女們的準備,通過「金鑰」、「瑤箏」、「綺閣」等意象展現了宮廷的富麗堂皇。詩中「同備三千數,誰辭第一人」反映了宮女們對尊貴地位的嚮往,而結尾的祝願則表達了對君王長壽和宮中和諧的期望。整體上,詩歌語言華麗,意境優美,展現了元代宮廷的生活面貌。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