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愈從軍

· 孟郊
志士感恩起,變衣非變性。 親賓改舊觀,僮僕生新敬。 坐作羣書吟,行爲孤劍詠。 始知出處心,不失平生正。 悽悽天地秋,凜凜軍馬令。 驛塵時一飛,物色極四靜。 王師既不戰,廟略在無競。 王粲有所依,元瑜初應命。 一章喻檄明,百萬心氣定。 今朝旌鼓前,笑別丈夫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悽悽(qī qī):形容天氣寒冷。
  • 凜凜(lǐn lǐn):形容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
  • 驛塵(yì chén):驛站揚起的塵土,指旅途的辛苦。
  • 物色(wù sè):景色,景象。
  • 廟略(miào lüè):指朝廷的謀略。
  • 王粲(wáng càn):東漢末年文學家,此處借指韓愈。
  • 元瑜(yuán yú):東漢末年文學家,此處借指韓愈。
  • (xí):古代用於徵召、曉諭、聲討等的文書。

翻譯

有志之士因感恩而奮起,改變服飾而非改變本性。 親友改變了以往的看法,僕人們也生出了新的尊敬。 坐着時吟誦羣書,行走時詠歎孤劍。 這才明白出仕與隱居的心,不失平生正直之道。 天地間瀰漫着秋日的淒涼,軍令如山,嚴肅而令人敬畏。 驛站揚起的塵土偶爾飛揚,四周的景色極其寧靜。 王師既然不戰,朝廷的謀略也就無所爭競。 韓愈有所依靠,如同王粲、元瑜初受命一般。 一篇檄文喻意明確,百萬人的心氣得以安定。 今朝在旌旗鼓聲中,笑着與盛裝的丈夫告別。

賞析

這首詩是孟郊爲送別韓愈從軍而作,表達了對韓愈的敬佩和祝福。詩中,「志士感恩起」一句,即表明了韓愈因感恩而投身軍旅的決心,同時也體現了孟郊對韓愈的讚賞。詩中通過對韓愈改變服飾、親友僕人的態度變化、以及韓愈的學識和劍術的描寫,展現了韓愈的全面形象。後文通過對秋日淒涼、軍令嚴肅、朝廷謀略的描述,以及對韓愈如同古代文學家王粲、元瑜般受命的比喻,進一步強化了對韓愈的敬意。最後,以旌旗鼓聲中的笑別作結,既表達了送別的深情,也預示了韓愈未來的輝煌。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