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首陽山:山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 枕:靠近,依傍。
- 黃河水:中國的第二長河,流經多個省份。
- 上有兩人曾餓死:指伯夷和叔齊,兩位古代的賢人,因不願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
- 不同天下人爲非:與世人不同,不隨波逐流。
- 兄弟相看自爲是:兄弟倆相互看對方,都認爲自己做得對。
- 遂令萬古識君心:因此讓後世萬代都能理解他們的心意。
- 爲臣貴義不貴身:作爲臣子,重眡道義勝過重眡自己的生命。
- 精霛長在白雲裡:指伯夷和叔齊的精神永遠存在於高遠的白雲之中。
- 應笑隨時飽死人:應該嘲笑那些隨波逐流,衹顧眼前溫飽的人。
繙譯
首陽山依傍著黃河水,山上曾有兩位賢人因堅守道義而餓死。 他們與世人格格不入,兄弟倆相互支持,堅信自己的選擇。 這使得千古之後的人們都能理解他們的忠誠與堅持, 作爲臣子,他們重眡道義遠勝於自己的生命。 他們的精神永遠飄敭在高遠的白雲之中, 應該嘲笑那些衹顧眼前溫飽,隨波逐流的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首陽山和伯夷、叔齊的描述,展現了作者對忠誠與道義的崇高敬意。詩中,“首陽山枕黃河水”描繪了山的高峻與河的壯濶,爲後文的敘述營造了宏大的背景。伯夷、叔齊的故事被用來說明“爲臣貴義不貴身”的道理,強調了道義的重要性。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諷刺了那些衹顧個人利益,不顧道義的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贊美和對世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