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題十七首

· 張弼
承恩天上有佳期,暫向親庭捧壽卮。 落葉拂衣秋漠漠,飛雲引目路遲遲。 催人白髮時難緩,報國丹心劍自知。 我在鴛班當拄笏,春風爭看鳳來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承恩:承受恩澤。
  • 親庭:指父母。
  • 壽卮:壽酒,祝壽的酒盃。
  • 漠漠:形容景色密佈或氣氛濃盛。
  • 引目:遠望。
  • 遲遲:緩慢。
  • 丹心:忠誠的心。
  • 鴛班:指朝班,即朝廷官員的行列。
  • 拄笏:原指用笏板支撐,這裡比喻在朝中任職。
  • 鳳來儀:鳳凰來舞,儀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繙譯

在天上承受恩澤,有美好的約會,暫時曏父母敬獻壽酒。落葉輕輕拂過衣襟,鞦意濃密,飛雲遠望,道路顯得緩慢。催人老去的時光難以放緩,但報國的忠誠之心,衹有劍自己知道。我在朝中任職,如同用笏板支撐,春風中爭相觀看鳳凰的非凡舞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家國情懷的深沉表達。詩中,“承恩天上有佳期”展現了詩人的榮耀與期待,而“落葉拂衣鞦漠漠”則通過鞦景的描繪,傳達出時光流逝的哀愁。後兩句“催人白發時難緩,報國丹心劍自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與自我犧牲的精神。結尾的“春風爭看鳳來儀”則以鳳凰的吉祥象征,預示著國家的繁榮與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愛國情懷。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