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樓成,值久雨初霽

一望青山輒解顏,況臨高閣對層山。 長空獨任雲舒捲,故國虛憑夢往還。 煙火萬家新雨霽,桑麻千里捷書閒。 年年笳鼓邊頭聽,誰遣班生入漢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安思樓:樓名,具體位置不詳。
  • (jì):雨後或雪後轉晴。
  • 輒解顏:總是能讓人心情愉悅。
  • 高閣:高樓。
  • 長空:遼闊的天空。
  • 舒捲:自由地展開和捲起,這裏形容雲的動態。
  • 故國:指故鄉或舊時的國家。
  • 虛憑:空憑,指空想。
  • 煙火:指炊煙,代指人家。
  • 桑麻:桑樹和麻,泛指農作物,這裏指農田。
  • 捷書:戰報。
  • 笳鼓:古代軍樂器,笳和鼓,這裏指軍樂聲。
  • 班生:指班超,東漢名將,曾出使西域,後因功封爲定遠侯。
  • 漢關:漢朝的邊關。

翻譯

每當眺望青山,總能讓人心情愉悅,何況是站在高樓之上,面對層巒疊嶂的山峯。 遼闊的天空中,雲朵自由地展開和捲起,而我的故鄉,只能通過夢境來回穿梭。 新雨過後,萬家炊煙升起,千里農田裏,戰報也暫時閒了下來。 每年都能聽到邊關的軍樂聲,誰又能像班超那樣,進入漢朝的邊關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過天晴後,站在高樓上遠眺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讚美,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邊關將士的敬意。詩中「長空獨任雲舒捲」一句,以雲的自由象徵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故國虛憑夢往還」則透露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結尾的「誰遣班生入漢關」既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也暗含了對現實邊關將士的關懷。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對和平與自由的嚮往。

戚繼光

戚繼光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 。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爲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