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集北郭禪院次楚客袁七齊韻

園林逃暑一閒過,竹裏驚呼問小坡。 客自握蘭來澤國,誰從結佩絢雲窠。 不辭引滿黃鵝杓,難和流徵白雪歌。 卻羨卿狂誰得似,卿今曾數粵山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逃暑:避暑。
  • 閒過:悠閒地度過。
  • 竹裏:竹林中。
  • 驚呼:驚訝地呼喊。
  • 小坡:小山坡,這裏可能指禪院中的一個地點。
  • 握蘭:手持蘭花,比喻高雅。
  • 澤國:水鄉,這裏指江南地區。
  • 結佩:繫着佩飾,比喻裝飾華麗。
  • 雲窠:雲中的巢穴,比喻高遠或隱逸之地。
  • 引滿:斟滿酒杯。
  • 黃鵝杓:黃色的酒杓,這裏指酒具。
  • 流徵:流動的徵兆,這裏可能指音樂的旋律。
  • 白雪歌:高雅的音樂或詩歌。
  • 卻羨:反而羨慕。
  • 卿狂:你的狂放不羈。
  • 數粵山多:數說廣東的山多。

翻譯

在園林中避暑,悠閒地度過了一天,竹林中突然傳來驚訝的呼喊,詢問小山坡的情況。客人手持蘭花來自江南水鄉,誰又能夠裝飾華麗地前往那高遠的隱逸之地呢?不辭辛苦地斟滿酒杯,卻難以和上那高雅的音樂或詩歌。反而羨慕你的狂放不羈,你曾多次數說廣東的山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避暑的閒適場景,通過對話和內心獨白的形式,展現了主人公對高雅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狂放性格的羨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握蘭」、「結佩」、「黃鵝杓」、「白雪歌」等,表達了主人公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

樑元柱

樑元柱,召補福建道御史。三年,監北京鄉試。旋奉敕按雲南,便道歸省,連遭父母之喪,起補廣西參議,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見羅孫耀撰墓誌銘、吳元翰撰行狀。清黃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順德縣誌》卷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