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別了明恆見破有諸上人

· 張穆
楚天愁遍白蘆花,獵獵霜風送歲華。 茅屋夜螢流壁劍,荔牆禪月冷溪沙。 來同廬嶽高僧舍,歸寄羅浮葛令家。 聞道風塵揚晉魏,相逢何處老煙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獵獵:形容風聲或旗幟飄動聲。
  • 歲華:年華,時光。
  • 夜螢:夜晚的螢火蟲。
  • 流壁劍:形容螢火蟲在牆壁上飛舞,如同劍光流動。
  • 荔牆:用荔枝樹枝編成的籬笆。
  • 禪月:禪意中的月亮,指寧靜的月光。
  • 溪沙:溪邊的沙地。
  • 廬嶽:指廬山,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高僧:修行高深的僧人。
  • 羅浮:羅浮山,位於廣東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葛令家:指道教中的仙人葛洪的家,葛洪是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晉魏:指中國歷史上的晉朝和魏國,這裏泛指古代的紛爭。
  • 煙霞:指山水間的雲霧,也用來比喻隱居生活。

翻譯

楚地的天空滿是愁緒,白蘆花隨風飄散, 獵獵作響的霜風送走了歲月的華彩。 茅屋裏,夜晚的螢火蟲在牆壁上舞動,如同劍光流轉, 荔枝樹枝編成的籬笆旁,禪意中的月光冷冷地照在溪邊的沙地上。 我曾與廬山的高僧共處一室, 如今歸去,將寄居在羅浮山葛洪仙人的家中。 聽說晉魏之地風塵僕僕,紛爭不斷, 不知在哪裏,我們能再次相逢,共老於這山水間的雲霧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楚天秋景圖,通過「白蘆花」、「獵獵霜風」等自然元素,傳達出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詩中「夜螢流壁劍」和「禪月冷溪沙」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夜晚的靜謐與禪意,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結尾的「相逢何處老煙霞」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期盼,以及對塵世紛擾的超脫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學。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