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少年

愁人忍對花前別,別後相思又落花。 欲寄一枝無路去,卻隨飛夢到君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忍心,這裏指無奈地。
  • 欲寄一枝:想要寄去一枝花,代表傳遞思念之情。(「寄」,讀作「jì」)

翻譯

憂愁的人無奈地在花前與人分別,分別之後的相思又伴隨着落花紛飛。想要寄去一枝花卻沒有路可走,只能隨着飛舞的夢飛到你的家中。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愁苦和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愁人忍對花前別」,描繪了主人公在花前忍痛別離的場景,奠定了憂傷的基調。「別後相思又落花」,進一步深化了離別後的思念之苦,落花的意象更增添了淒涼之感。「欲寄一枝無路去」,表達了主人公想要傳遞思念卻無從實現的無奈。最後一句「卻隨飛夢到君家」,則展現出一種浪漫的想象,希望能在夢中飛到對方身邊,寄託了對相聚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悽美,通過對離別、思念和夢境的描繪,觸動着讀者的心靈。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