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定元帥清江橫槊亭

· 劉崧
將軍亭子蔚崢嶸,高壓清江百尺城。 馬上鐃歌來獻捷,幕中尊俎坐談兵。 石龍鱗甲眠秋雨,金鳳雲沙照晚晴。 南望葛峯同峴首,他年遺老寄雄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槊(shuò):古代兵器,類似於長矛。
  • :茂盛,盛大。
  • 崢嶸:高峻突出的樣子。
  • 鐃(náo)歌:古代軍中樂歌。
  • 尊俎(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代指宴席。
  • 石龍:亭旁的石雕之龍。
  • 鱗甲:此處指石龍的鱗片。
  • 金鳳:也許指的是某種裝飾或象徵。
  • 雲沙:白雲和黃沙,這裏指景色。

翻譯

將軍的亭子高大雄偉,氣勢非凡,高高地矗立在超過清江百尺的城牆上。在馬上高奏鐃歌來獻上捷報,在軍帳中設宴席談論兵法。石雕的龍鱗甲在秋雨中安睡,金鳳在雲沙的映襯下照亮了傍晚的晴天。向南望去,葛峯如同峴首山一樣,希望將來這裏的老人能傳頌着將軍的英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定元帥清江橫槊亭的雄偉景象以及將軍的威武和軍事才能。首聯通過描寫亭子的高聳和所處位置的險要,展現出其氣勢恢宏。頷聯描述了將軍在戰場上勝利歸來後,在幕中暢談兵法的情景,表現出將軍的軍事智慧。頸聯以石龍和金鳳爲喻,增添了景色的神祕和壯麗之感。尾聯通過將葛峯與峴首相比,表達了對將軍英名傳世的期望。整首詩意境壯闊,語言豪邁,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將軍的敬仰和對其功績的讚美。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