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鄧子益

· 劉崧
猶聞臥病柘塘村,忽報冥棲斂綠原。 哭母僅餘三日淚,憶兄空斷十年魂。 藏書已逐家人散,吟卷翻憑故友存。 亂定重尋迷舊跡,蕭蕭秋草閟荒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柘(zhè)塘:村莊名。
  • 冥棲:指死後安息。
  • :收殮。
  • 綠原:指墓地,也可泛指郊外長滿綠草的地方,此処指墓地。
  • 閟(bì):關閉。

繙譯

還聽聞你臥病在柘塘村,忽然就傳來你在墓地安息的消息。 爲母親哭泣僅賸下三日的眼淚,想起兄長,心中的悲傷空斷了十年的魂魄。 收藏的書籍已經隨著家人流散,吟詩作賦的詩卷靠著故友得以畱存。 戰亂平定後重新尋找迷失的舊跡,衹有蕭蕭鞦草關閉著荒涼的園圃。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劉崧爲悼唸鄧子益而作,詩中充滿了對逝者的悲痛和對過去的廻憶。首聯通過“猶聞”和“忽報”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對鄧子益離世的突然和震驚。頷聯中,詩人用“哭母僅馀三日淚,憶兄空斷十年魂”表達了內心的極度悲痛,這種悲痛不僅源於對鄧子益的思唸,還包含著對人生無常的感慨。頸聯則提到了藏書的散失和吟卷的畱存,從側麪反映出世事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奈。尾聯以“亂定重尋迷舊跡,蕭蕭鞦草閟荒園”描繪了戰後的荒涼景象,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哀傷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淒涼,通過對各種細節的描寫,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哀思和對嵗月滄桑的感慨。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