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張幼於丈二首

高名當日竟誰尊,俠氣翻令大雅存。 客散侯贏虛左席,人疑司馬臥文園。 朅時身世拋三畝,何物乾坤寄一尊。 若到吳門看匹練,羅浮春色在中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幼於丈:張獻翼,字幼於,以字行。丈,對長輩的尊稱。
  • 俠氣:指一種見義勇爲、捨己助人的氣概。
  • 大雅:這裏指才德高尚的人。
  • 客散侯贏(yíng)虛左席:侯贏,戰國時魏國人,是一位重義輕生的俠客。這裏用侯贏的典故,說張幼於丈像侯贏一樣,即使客人離去,他的高尚品質仍然令人尊敬,在詩中比喻張幼於丈的俠氣和高潔。
  • 人疑司馬臥文園:司馬,指司馬相如,曾因病免官,家居茂陵。文園,指司馬相如的陵園。這裏用司馬相如的典故,說人們懷疑張幼於丈像司馬相如一樣,雖然身處困境,但仍然有着非凡的才華和志向。形容張幼於丈的才華和境遇。
  • 朅(qiè):去,離開。

翻譯

你當年的高名究竟有誰來尊崇呢,你的俠氣反而使得高尚的品德留存下來。 賓客散去,如侯贏般的你虛設左席,人們懷疑如司馬相如般的你臥於文園。 離開時拋開那三畝田地,在這天地間又能將何物寄託於一尊呢。 如果到吳門去看那如匹練般的江水,會發現羅浮山的春色已來到中原。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寄贈給張幼於丈的,詩中表達了對張幼於丈的讚美和感慨。首聯通過「高名當日竟誰尊」的疑問,引出對張幼於丈俠氣和大雅品質的讚揚。頷聯運用侯贏和司馬相如的典故,進一步烘托出張幼於丈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才華,同時也暗示了他可能面臨的困境。頸聯「朅時身世拋三畝,何物乾坤寄一尊」,表達了對張幼於丈離開時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迷茫。尾聯「若到吳門看匹練,羅浮春色在中原」,則以景作結,給人以想象的空間,似乎在說張幼於丈的到來會給中原帶來新的生機和美好。整首詩意境深遠,用典恰當,語言優美,充分展現了作者對張幼於丈的敬仰之情。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