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舟次:船停泊之所,即碼頭。讀音:(zhōu cì)
- 獐:一種像鹿的哺乳動物,比鹿小,無角。讀音:(zhāng)
- 提攜:牽扶,帶領。
- 趁:搭乘。
- 便性逸:自由自在的天性。
- 羅網墮機張:陷入獵人設置的羅網和機關。
- 青錢:古代的一種銅錢。
- 藜藿:粗劣的飯菜。讀音:(lí huò)
繙譯
在碼頭遇到賣山獐的人,他帶著山獐搭乘著客船。山獐本有著在山林中自在生活的天性,卻不幸陷入了獵人設置的羅網和機關。山獐的價格要足數的青錢,其脂肪凝結後像白玉一樣散發著香氣。我這輩子喫的都是粗劣的飯菜,但對此情景卻不能忘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在碼頭遇到賣山獐的場景。詩的前兩句交代了事情的背景,引出了賣獐者和他所攜帶的山獐。接下來的兩句,詩人通過對山獐原本自由自在的天性與如今陷入羅網的對比,表達了對山獐命運的憐憫和對人類捕殺行爲的一種隱憂。“價索青錢足,膏凝白玉香”這兩句則從價格和山獐的特點進行描述,進一步強調了山獐的商業價值。最後一句“平生藜藿味,對此不能忘”,詩人說自己常年喫著粗劣的飯菜,卻對這一幕難以忘懷,這裡既可能是因爲山獐的遭遇讓他心生感慨,也可能是山獐的珍貴讓他有所觸動。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沉,引發人們對動物命運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