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恩堂爲陳院長賦

謝病當年疏累陳,豫期勿藥寵偏新。 暫歸五柳先生宅,竟起東山宰相身。 江漢恩波元浩蕩,武陵地望正嶙峋。 高堂巨扁相輝處,仰止應多善頌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謝病:託病引退或謝絕賓客。
  • 疏累陳:多次呈上奏疏。(「疏」讀作「shū」)
  • 豫期:預先期望。
  • 勿藥:指身體恢復健康。
  • 寵偏新:特別受到新的恩寵。
  • 五柳先生:指陶淵明,這裏借指隱居之地。
  • 東山宰相:指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後出山爲相,這裏借指重新被起用擔任要職。
  • 江漢:指代皇家的恩德像江水一樣浩蕩。
  • 恩波:帝王的恩澤。
  • 武陵:這裏指陳院長的故鄉。
  • 地望:指門第、地位。
  • 嶙峋:形容山勢峻峭、高聳。這裏形容聲望、地位之高。
  • 高堂:高大的廳堂。
  • 巨扁:巨大的匾額。(「扁」讀作「biǎn」)
  • 相輝:相互輝映。
  • 仰止:仰慕,嚮往。

翻譯

當年託病多次上疏請求辭官,預先期望身體康復後能不再有勞累,卻沒想到格外受到新的恩寵。暫時回到如同五柳先生般的隱居之地,最終卻如東山宰相謝安一樣重新起身擔任要職。皇家的恩澤如同江漢之水般浩蕩,陳院長在武陵的聲望地位高聳峻峭。高大的廳堂與巨大的匾額相互輝映之處,仰慕並應多有讚頌之人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是爲陳院長而作,表達了對他的讚美和祝福。首聯寫陳院長曾因病辭官,卻意外獲得新的恩寵,爲下文的敘述埋下伏筆。頷聯通過「五柳先生宅」和「東山宰相身」的對比,形象地表現了陳院長先隱居後出仕的經歷。頸聯寫皇家的恩澤浩蕩,以及陳院長在故鄉的崇高地位,進一步強調了他的不凡。尾聯則描繪了高堂巨匾相輝映的場景,暗示陳院長的榮耀,同時也說明會有很多人對他表示敬仰和讚頌。整首詩對仗工整,用典恰當,語言流暢,充分展現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和對陳院長的敬重之情。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