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蜀山草堂爲上人賦

· 劉崧
上人草堂風物清,秖言陽羨是青城。 誰知習隱孤峯下,猶有懷鄉萬里情。 坐石翻經延月上,臨流曳杖看雲生。 幾時卻汎吳江棹,來聽鬆門澗瀑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人:對僧人的敬稱。(「上」讀音:shàng)
  • (zhǐ):同「只」。
  • 陽羨:古縣名,在今江蘇宜興市南。
  • 青城:這裏指勝地。
  • 習隱:指隱居。
  • (fàn):同「泛」,划船,乘船。

翻譯

僧人的草堂周圍風景清幽,只說陽羨如同那美好的青城之地。 怎知在這孤峯之下隱居,心中仍有着萬里之外的懷鄉之情。 坐在石頭上翻閱經書,一直到月亮升起,臨近溪流拄着柺杖,看着雲朵生成。 不知何時能夠泛舟吳江之上,前來傾聽鬆門山澗瀑布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蜀山草堂的清幽景緻以及僧人的生活情境與情感。詩的首聯寫出了草堂的風景清美,將陽羨比作青城,凸顯其美好。頷聯則轉折,道出僧人雖隱居於此,但仍心懷萬里之外的故鄉,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情感。頸聯通過描寫僧人坐石翻經、臨流曳杖看雲的情景,表現出其寧靜閒適的生活狀態。尾聯表達了作者期望有朝一日能泛舟吳江,來聽鬆門澗瀑聲的願望,給人以悠然神往之感。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簡潔明快,將景色描寫與情感表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