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宮墀(chí):宮殿的臺階。
- 薜(bì)蘿:薜荔和女蘿,常用來借指隱者或高士的居所。
- 虞:憂慮,擔心。
- 盜寇:指盜賊、強盜。
- 絃歌:依琴瑟而詠歌,常用作教育的代稱。
- 使者:奉命出使的人。
-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
- 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
- 俎(zǔ)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也借指祭祀和崇奉之意。
翻譯
聽說藍山縣那個地方,宮殿的臺階上暗暗地長滿了薜荔和女蘿。多年來一直擔憂盜賊強盜的侵擾,長時間停止了教育教學的絃歌之聲。使者先奔馳着送來徵召文書,學生們暫時放下書本拿起武器。最終還是要陳設禮器進行祭祀和教育,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詢問情況如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藍山縣的境況以及人們的應對。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宮墀暗薜蘿,暗示了該地的荒涼和衰落,同時也反映出長時間的不安定。接下來兩句講述了多年來受盜寇侵擾,教育活動被迫停止,表現出人們生活的不安和教育事業的受挫。後兩句則描述了使者送來檄文後,諸生暫時擔起保衛的責任,最後提到終究還是要恢復祭祀和教育,表達了對和平與正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層次分明,通過對藍山縣的現狀和人們的行動的描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人們的期望,語言簡練,意境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