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景顏三首

· 鄭真
秋榜名聯進士科,輕舟同日溯淮河。 舉頭天際雲雷迅,揮手人間歲月過。 大府祇今辭滿牘,黌宮仍復聽升歌。 馬融絳帳知何似,解榻還嫌禮數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榜:秋試(科舉考試的一種)的錄取名單。
  • 進士科:科舉考試中的一種,考中者稱爲進士。
  • :逆流而上。
  • 淮河:中國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經安徽、江蘇等地。
  • 天際:天邊。
  • 雲雷:比喻迅速變化的事物。
  • 揮手:比喻時間的流逝。
  • 大府:指官府。
  • 滿牘:指文書工作繁多。
  • 黌宮:古代的學校。
  • 升歌:指學校的教育活動。
  • 馬融: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以講學著稱。
  • 絳帳:紅色的帳幕,這裏指馬融講學的地方。
  • 解榻:指解除職務,這裏指離開官職。
  • 禮數:禮節,禮儀。

翻譯

秋試的錄取名單上,你的名字赫然在列,我們同日乘輕舟逆流而上淮河。擡頭望向天邊,雲雷迅速變化,揮手間,人間歲月已悄然流逝。官府中的文書工作如今已告一段落,學校裏依舊傳來教育活動的歌聲。想那馬融在絳帳中講學的情景,如今解職還嫌禮數繁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試及官府生活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徐景顏的祝賀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秋榜名聯進士科」一句,既展現了徐景顏的才華與成就,也反映了當時科舉制度的重要性。後文通過「天際雲雷迅」與「揮手人間歲月過」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迅速流逝,以及人生中的變遷與無常。結尾處提及馬融與解榻,既表達了對學術與教育的尊重,也隱含了對官場繁文縟節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與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