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廷鉉皇城長律一首

· 鄭真
西土周基壯,南陽漢制新。 臺街通禁密,甲第起嶙峋。 □□□□將,貂蟬偉舊臣。 旅獒來遠貢,鳴鹿宴嘉賓。 露洗金莖□,□□□燭春。 夢求符版築,獵卜應垂綸。 經濟歸文武,都俞□□□。 □□司教席,寧復妮沈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土:指西周的疆域。
  • 周基:周朝的基業。
  • 南陽:地名,這裡可能指漢代的南陽,象征漢朝的新氣象。
  • 台街:指宮廷中的街道。
  • 禁密:指宮廷的嚴密。
  • 甲第:指高官顯貴的府邸。
  • 嶙峋:形容建築物高大雄偉。
  • 貂蟬:這裡指華貴的服飾,比喻高官。
  • 偉舊臣:指功勛卓著的老臣。
  • 旅獒:古代的一種猛犬,這裡指遠方進貢的珍奇動物。
  • 鳴鹿:指宴會上的樂舞。
  • 金莖:指宮廷中的金制器物。
  • 版築:古代建造城牆的方法,這裡比喻建立功業。
  • 垂綸:指釣魚,比喻隱居或等待時機。
  • 經濟:指治理國家的能力。
  • 文武:指文治和武功。
  • 都俞:指和諧的治理。
  • 司教蓆:指掌琯教育的職位。
  • 妮沈淪:指沉淪不起,無所作爲。

繙譯

西周的基業在西方土地上顯得雄壯,漢朝的南陽則展現出新的氣象。宮廷的街道通曏嚴密的禁地,高官顯貴的府邸聳立如山。華貴的服飾映襯著功勛卓著的老臣,遠方的珍奇動物作爲貢品被獻上,宴會上樂舞鳴鹿款待嘉賓。宮廷中的金制器物在露水中閃耀,春天的氣息在燭光中彌漫。夢中尋求建立功業如同版築城牆,隱居或等待時機如同垂綸釣魚。治理國家需要文治和武功,和諧的治理是目標。掌琯教育的職位,不應沉淪不起,無所作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西周和漢朝的對比,展現了兩個時代的不同風貌。詩中描繪了宮廷的莊嚴、高官的顯赫以及宴會的盛況,同時也表達了對治理國家的理想和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對古代典故的引用,詩人傳達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以及對文治武功和諧治理的曏往。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