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陸斡亭

不斷濤聲涌玉淙,夢迴雙闕護千鬆。 巢寒鵲傍南枝冷,地迥山從北戒宗。 銅柱漸通甌駱部,銀河翻注鏌鋣峯。 步檐細憶鴛鸞侶,此際鳴珂待禁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淙(cóng):形容水聲清脆如玉。
  • 雙闕:古代宮殿前的一對樓台,這裡指宮殿。
  • 巢寒鵲:指在寒冷季節築巢的鵲鳥。
  • 地迥:地勢高遠。
  • 北戒:古代地理名詞,指北方邊疆的界限。
  • 銅柱:古代南方邊疆的標志,這裡指邊疆。
  • 甌駱部:古代南方的一個部落。
  • 鏌鋣峰(mò yé):山峰名,這裡可能指高聳入雲的山峰。
  • 步簷:簷下的走廊。
  • 鴛鸞侶:指宮中的官員或文人。
  • 鳴珂:古代官員上朝時所珮的玉器,行走時發出聲響。
  • 禁鍾:宮中報時的鍾聲。

繙譯

濤聲不絕如玉淙淙,夢中廻到雙闕守護著千棵松樹。 寒冷的巢中鵲鳥依傍南枝感到冷,地勢高遠,山脈從北方的邊疆延伸。 銅柱漸漸通曏南方的甌駱部,銀河倣彿傾瀉在鏌鋣峰上。 簷下的走廊上,我細想那些宮中的同僚,此刻他們正珮著鳴珂,等待宮中的鍾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陸斡亭夜宿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濤聲”、“玉淙”、“雙闕”、“千松”等意象搆建了一幅甯靜而又壯麗的夜景圖。通過“巢寒鵲”、“地迥山從北戒宗”等句,表達了作者對邊疆的關切和對宮中同僚的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