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鄭啓範御史一首

久鬱陽翹望,歸舠惜已過。 一方同未得,四蹙感如何。 豸斧番棲釣,金華且狎蘿。 仕淹心不競,道卷節難磨。 九折違官險,重溟出宦波。 竹書榴洞把,鸞酌鳳山酡。 至德知無擇,全身本自多。 南鴻飛九月,聊以寓離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翹:陽光明媚的樣子,這裏指美好的時光。
  • 歸舠:歸舟,指回家的船。
  • 四蹙:四面受困,處境艱難。
  • 豸斧:古代的一種兵器,這裏指武官的職位。
  • 金華:地名,這裏指金華山,象徵隱居之地。
  • 狎蘿:親近藤蘿,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 仕淹:指官場生涯漫長。
  • 道卷:指道德修養。
  • 九折:多次轉折,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
  • 重溟:深海,比喻官場的深不可測。
  • 鸞酌:鸞鳥飲酒,比喻高雅的生活。
  • 鳳山:鳳凰山,象徵高潔之地。
  • 至德:最高的道德。
  • 全身:保全自身,指保持清白。
  • 南鴻:南飛的鴻雁,象徵離別。

翻譯

長久地鬱鬱寡歡,望着美好的時光,歸家的船已經錯過了。 身處一方,卻未能得到安寧,四面受困,感受如何? 武官的職位換成了隱居的釣翁,金華山下親近藤蘿。 官場生涯漫長,心中不再爭鬥,道德修養卻難以磨滅。 經歷了多次人生的曲折,離開了官場的險惡,如同深海中的波濤。 在竹林書屋中,手持石榴洞的書籍,鸞鳥飲酒,鳳凰山上酡顏。 最高的道德知道無從選擇,保全自身的方法本就多樣。 九月南飛的鴻雁,只能以此寄託離別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久鬱陽翹望」與「歸舠惜已過」描繪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歸途的無奈。通過「四蹙感如何」和「九折違官險」等句,詩人深刻反映了官場的艱難與人生的曲折。而「豸斧番棲釣」與「金華且狎蘿」則展示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最後,以「南鴻飛九月」作爲離別的象徵,寄託了詩人的情感與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道德修養和人生選擇的深刻思考。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