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棄瓢:古代隱士許由洗耳後,有人送他一個瓢,他用瓢飲水後掛在樹上,風吹瓢響,許由覺得煩,就把瓢扔了。這裡比喻放棄世俗的紛擾。
- 耳才清:耳朵才得以清淨。
- 寵辱:指人世間的得寵和受辱。
- 箕山:山名,相傳是許由隱居的地方。
- 陳跡:舊時的遺跡。
- 風木:風吹樹木的聲音。
繙譯
自從掛起瓢後拋棄,耳朵才得以清淨, 在人間無論得寵還是受辱,我都不感到驚訝。 今天我站在箕山上,憑吊著古老的遺跡, 千山萬壑中,鞦風穿過樹木,發出自然的聲響。
賞析
這首詩通過“棄瓢”這一典故,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詩中“掛瓢棄後耳才清”一句,既是對典故的引用,也形象地描繪了詩人追求心霛清淨的境界。後兩句則通過對箕山鞦景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