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賜觀燈
聖皇撫昌運,肇基營北京。
駿奔來萬方,小大罔不承。
上天錫靈貺,異瑞繽紛呈。
維時屆上元,樂與臣庶並。
巨鰲戴神山,巀嵲出滄溟。
屹然向雙闕,飛翠相回縈。
瑞氣發華彩,五色含精英。
凝輝燭霄漢,吐耀亙天庭。
羣仙駕鸞鶴,縹緲凌紫清。
簫韶合舜樂,九奏鏘和鳴。
龍旂拂層霄,鳳輦敞雲屏。
星毬百寶麗,火樹千花明。
魚龍陳雜戲,羅綺疊晶熒。
華夷總歡慶,宴樂沾恩榮。
聖情重悅懌,朝野騰歌聲。
微臣忝侍從,何以輸忠誠。
願言頌帝德,萬歲樂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夕:即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 聖皇:指皇帝。
- 昌運:繁榮昌盛的國運。
- 肇基:開始建立基業。
- 北京: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駿奔:迅速奔走。
- 罔不承:無不接受。
- 上元:元宵節的別稱。
- 巨鰲:傳說中的大海龜,這裏指巨大的燈飾。
- 神山:神話中的仙山。
- 巀嵲(jié niè):高聳的樣子。
- 滄溟:大海。
- 雙闕:古代宮殿前的兩座樓臺。
- 回縈:環繞。
- 霄漢:天空。
- 天庭:天宮。
- 鸞鶴:神話中的鳥,象徵吉祥。
- 縹緲:隱約不清的樣子。
- 凌紫清:升至高遠的天空。
- 簫韶:古代的樂器,這裏指音樂。
- 九奏:多次演奏。
- 鏘和鳴:和諧地鳴響。
- 龍旂:龍旗,古代帝王的旗幟。
- 鳳輦:皇帝的車駕。
- 星毬:燈籠。
- 火樹:燈火輝煌的樹。
- 魚龍:古代的一種雜技表演。
- 羅綺:華麗的絲綢。
- 晶熒:閃爍的樣子。
- 華夷:指漢族和少數民族。
- 悅懌:愉快。
- 騰歌聲:歌聲四起。
- 忝:謙詞,表示自己不配。
- 侍從:隨侍皇帝左右。
- 輸忠誠:表達忠誠。
- 帝德:皇帝的德行。
- 萬歲:對皇帝的尊稱。
- 昇平:太平盛世。
翻譯
聖明的皇帝掌握着繁榮昌盛的國運,開始在北京建立基業。四方迅速奔走,無論大小無不接受。上天賜予靈驗的賞賜,各種吉祥的徵兆紛紛呈現。此時正值元宵節,皇帝樂於與臣民共享歡樂。巨大的燈飾如同神山般高聳,從大海中升起,屹立在宮殿前,飛舞的綵帶環繞四周。吉祥的氣息發出華麗的色彩,五色中蘊含着精華。光芒照亮天空,照耀着天宮。羣仙駕着鸞鶴,隱約升至高遠的天空。音樂和諧地鳴響,龍旗飄揚,皇帝的車駕敞開雲屏。燈籠和燈火輝煌的樹明亮奪目。魚龍雜技表演,華麗的絲綢閃爍。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歡慶,享受宴樂和恩榮。皇帝的心情愉快,朝野歌聲四起。我雖不配侍從皇帝,但如何表達我的忠誠呢?願頌揚皇帝的德行,祝萬歲太平盛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皇帝在元宵節賜予臣民觀燈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和皇帝的仁德。詩中「巨鰲戴神山」等句,以神話傳說爲背景,增添了詩意的神祕與壯麗。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忠誠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和諧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