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五立春和皇甫子約二首

在鍾方應呂,觀鬥忽隨寅。 何意凋零日,番逢麗藻辰。 未開調柏酒,先作對芳人。 似天勤萬物,早與布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臘月:辳歷十二月。
  •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標志著春天的開始。
  • 皇甫子約: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黃省曾:明代詩人。
  • 鍾方應呂:鍾聲響起,應和著樂律。呂,古代音樂的調式之一。
  • 觀鬭:觀察北鬭星。
  • :地支的第三位,這裡指寅時,即早晨三點到五點。
  • 凋零:指植物枯萎。
  • 麗藻:美麗的藻類,這裡比喻美麗的景色或時光。
  • 柏酒:用柏樹葉浸泡的酒,古代有在立春時飲用柏酒的習俗。
  • 芳人:指美麗的女子或美好的事物。
  • 陽春:溫煖的春天。

繙譯

在臘月十五這一天,鍾聲響起,倣彿應和著古老的樂律,我觀察北鬭星,忽然意識到已是寅時。 沒想到在這萬物凋零的日子裡,竟能遇到如此美麗的時光。 雖然還未開始調制柏酒,但我已開始對著這美好的人或事物沉思。 似乎是天意在勤勉地滋養萬物,早早地就爲我們佈下了溫煖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春之日的景象,通過鍾聲、星象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自然槼律的感悟。詩中“凋零日”與“麗藻辰”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機與希望。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恩賜的感激,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