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端午賜觀擊毬射柳五闋

· 楊榮
芳樹海榴吐豔,碧池荷葉鋪錢。端陽佳節太平年。百辟鹹沾恩宴。 仙仗遙迎瑞日,爐香細嫋祥煙。香蒲泛酒艾旗懸。拜舞金鑾前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江月:詞牌名,又名「步虛詞」「江月令」等。
  • 端午: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
  • 賜觀:皇帝賜予觀看的特權。
  • 擊毬射柳:古代端午節的一種遊戲,擊毬是用木棍擊打皮球,射柳是用箭射柳枝。
  • 五闋:五首。
  • 百辟:指百官。
  • 仙仗:皇帝的儀仗。
  • 瑞日:吉祥的日子。
  • 香蒲:一種水生植物,端午節時常用來泛酒。
  • 艾旗:用艾草編織的旗子,端午節懸掛以驅邪。
  • 金鑾:指皇帝的宮殿。

翻譯

在芳香四溢的樹下,海石榴花綻放着豔麗,碧綠的池塘裏,荷葉像鋪開的銅錢一樣。這是太平盛世的端午佳節,所有的官員都享受到了皇帝的恩賜宴會。

皇帝的儀仗在吉祥的日子裏迎接瑞氣,爐中的香菸輕輕繚繞,散發着祥瑞的氣息。人們用香蒲浸泡的酒來慶祝,懸掛着艾草編織的旗子,在金鑾殿前跳起舞蹈,表達對皇帝的敬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端午節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氛圍和皇家的恩澤。詩中「芳樹海榴吐豔,碧池荷葉鋪錢」以生動的自然景象開篇,引出「端陽佳節太平年」的祥和氣氛。後文通過「仙仗」、「瑞日」、「祥煙」等詞彙,進一步渲染了皇家的尊貴與吉祥。結尾的「香蒲泛酒艾旗懸,拜舞金鑾前殿」則具體描繪了節日中的活動,體現了人們對皇帝的尊敬和節日的歡樂。整首詞語言華美,意境開闊,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讚美和對皇家恩典的感激。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