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朝京還國舟中簡府僚

· 管訥
諸王入覲試功初,恩及吾君慶有餘。 聖語自天稱國穩,臣心何地愧才疏。 四夷率服英風遠,九域同仁化日舒。 幸遇太平全盛際,不妨白首曳長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侍從:隨侍帝王或尊長的人。
  • 朝京:前往京城朝見帝王。
  • 簡府僚:簡,書信;府僚,官府的僚屬。這裏指寫信給官府的同僚。
  • 諸王:指各地方的藩王。
  • 入覲:進京朝見帝王。
  • 試功:考覈功績。
  • 恩及:恩惠到達。
  • 聖語:帝王的言語。
  • 國穩:國家安定。
  • 臣心:臣子的內心。
  • 愧才疏: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
  • 四夷: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率服:順從,服從。
  • 英風:英勇的風貌。
  • 九域:指整個中國。
  • 同仁:同享恩澤。
  • 化日舒:教化普及,日子安逸。
  • 太平全盛際:太平盛世。
  • 白首:頭髮變白,指年老。
  • 曳長裾:曳,拖;長裾,長衣襬。這裏指穿着官服。

翻譯

諸位藩王進京考覈功績剛剛結束,恩惠遍及我們的君主,慶祝之餘還有餘慶。帝王的言語中自然稱讚國家安定,作爲臣子,我內心何嘗不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邊疆的少數民族都順從了,英勇的風貌傳播得很遠,整個中國都同享恩澤,教化普及,日子安逸。幸好遇到這太平盛世,即使頭髮變白,也不妨穿着官服繼續服務。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管訥在隨侍帝王回國的船上寫給官府同僚的。詩中表達了對國家安定、邊疆和平的欣慰,以及對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謙。通過描繪太平盛世的景象,詩人展現了對國家繁榮的喜悅和對個人職責的堅守。詩的語言莊重典雅,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