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有感

· 胤禛
虛窗簾卷曙光新,柳絮榆錢又暮春。 聽政每忘花月好,對時惟望雨暘勻。 宵衣旰食非幹譽,夕惕朝乾自體仁。 鳳紀分頒雖七度,民風深愧未能淳。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胤禛:yìn zhēn,即清世宗雍正皇帝。
  • 榆錢:榆樹未長出葉子之前,先在枝條上長出的一串串綠色的花,形狀圓而小,像小銅錢。
  • 旰食:gàn shí,意思是事務忙到晚上才喫飯。
  • 夕惕朝乾: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 鳳紀:指帝王的綱紀。

繙譯

輕薄的窗簾卷起時曙光初現,柳絮和榆錢飄飛又到了暮春時節。処理政事常常忘記了花月的美好,麪對時令衹希望雨水和陽光均勻。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很晚才喫飯竝非是爲了求聲譽,從早到晚都謹慎勤奮是自身的仁德躰現。帝王的綱紀已頒佈七次,但深深愧對民風還沒能淳樸。

賞析

這首詩躰現了胤禛作爲帝王對政事的操勞和對國家治理的思考。詩中既表達了他專注於政務而忽略了自然美景,也展現了他希望風調雨順、國家有序發展的願望。他強調自己的勤奮和仁德竝非是追求虛名,同時也爲民風未能達到理想的淳樸而感到慙愧。整首詩反映了他作爲統治者的責任感和對國家狀況的關注。

胤禛

即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皇帝。聖祖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雍親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即位後頒詔訓飭各級文武官吏,列舉弊端,嚴令整頓。藉故鎮壓與之爭位的諸弟,胤(允)禵被圈禁,胤(允)祀、胤(允)禟於被廢黜後死亡。舅父隆科多、大將軍年羹堯原屬親信,也在雍正初年相繼得罪。查嗣庭、汪景祺以文字得罪,實遭隆、年二人牽連。康熙帝所親信之蘇、寧織造李、曹兩家亦遭重譴。甚至浙江士子亦因查、汪兩案而暫停鄉會試。又嚴令諸王不得對所屬旗人多派差使,停止宗室諸王兼管旗下事務。在中央設立軍機處。重用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爲重要省份總督。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在大多數省份行“攤丁入畝”之法。對西北方面,討伐羅卜藏丹津叛亂,擊敗準部噶爾丹策零之擾。對外則禁止西洋傳教士傳教,除在京者外,其餘西洋人一律安置澳門。又於雍正五年與俄國訂立《布連斯奇界約》及《恰克圖界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十三年八月,病卒。諡憲皇帝。 ► 5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