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詞

· 謝榛
鳳闕虛歸夢,龍城重遠愁。 黃沙連塞起,黑水入荒流。 淚盡琵琶夜,魂消觱篥秋。 誰憐萬里外,風雪滿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闕(fèng què):漢代宮闕名,後泛指皇宮、朝廷。
  • 龍城:漢時匈奴祭天之處,這裏借指邊塞。
  • 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形似喇叭。

翻譯

夢中想要回到那皇宮卻只是空想,在邊塞之地重重的憂愁遠勝于歸鄉之念。 漫天的黃沙連接着邊塞之地紛紛揚起,黑色的河水流入荒涼的遠方。 在夜晚彈着琵琶,淚水流盡,在秋天聽着觱篥之音,魂魄彷彿也消散了。 有誰會憐憫在萬里之外的人,她的貂裘上已滿是風雪。

賞析

這首詩以明妃的視角展開,描繪了她在邊塞的孤獨、憂愁和思鄉之情。詩的首聯通過「鳳闕虛歸夢」和「龍城重遠愁」的對比,表現了明妃對宮廷生活的懷念和對邊塞艱苦生活的無奈。頷聯「黃沙連塞起,黑水入荒流」,以荒涼的景色烘托出明妃內心的孤寂和憂愁。頸聯「淚盡琵琶夜,魂消觱篥秋」,通過描寫明妃在夜晚彈琵琶和聽觱篥的情景,進一步深化了她的悲傷情緒。尾聯「誰憐萬里外,風雪滿貂裘」,則表達了明妃在遙遠的邊塞無人憐惜的悲慘境遇,令人心生憐憫。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深刻地反映了明妃的不幸命運和內心的痛苦。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