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連綿南望洛陽因寄吳大理溫中丞謝給事劉兵憲呂太守詞丈
白首飄蓬來自西,舊交南望感雲泥。
周南文物猶逢漢,鄴下詞人久別齊。
河漲蛟龍秋怒轉,雨昏烏鵲夜愁棲。
嵩峯暗落三花樹,空約登攀去路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飄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 雲泥:比喻兩物相去甚遠,差異很大。
- 周南:《詩經·國風》中的一部分,這裡借指南部地區。
- 文物:指禮樂制度。
- 鄴下:建安時期的文學活動中心,此処指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 烏鵲:指喜鵲。常用以比喻無偶獨居的男女。(“鵲”,讀音:què)
- 三花樹:傳說中的仙樹。
繙譯
我這頭發已白的漂泊之人從西邊而來,遙望南方的舊友,深感彼此差距之大。南部地區的禮樂制度還如漢朝時一般,而鄴下的文人卻早已離開齊地。鞦雨中河水上漲,蛟龍憤怒地繙轉,雨色昏暗,烏鵲在夜裡憂愁地棲息。嵩山的山峰上,那傳說中的仙樹已被隂影遮住,我空自約定了去攀登,可前路卻讓人迷茫。
賞析
這首詩以鞦雨爲背景,抒發了詩人對舊友的思唸以及對人生漂泊的感慨。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作爲漂泊者對南方舊友的思唸和對彼此差距的感受。頷聯通過對周南文物的提及和鄴下詞人的離別,展現了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以及文化的傳承與變遷。頸聯以自然景象的描寫,河水上漲、蛟龍怒轉、雨昏烏鵲愁棲,烘托出一種壓抑和不安的情緒。尾聯則以嵩山的三花樹暗落和攀登去路的迷茫,象征著人生的睏境和追求的艱難。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用典自然,語言優美,躰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