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 謝榛
荀卿將入楚,範叔未歸秦。 花鳥非鄉國,悠悠行路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荀卿:即荀子,名況,戰國時思想家,趙國人。曾到楚國做過蘭陵令。
  • 範叔:即範雎(jū),戰國時魏人,曾事魏中大夫須賈,爲須賈所誣,笞(chī)辱幾死。後化名張祿,入秦爲相。
  • 鄕國:故鄕。

繙譯

荀子將要前往楚國,範雎尚未廻到秦國。 這裡的花鳥都不是故鄕的模樣,我衹是一個漂泊的行路人。

賞析

這首詩以荀子將入楚和範雎未歸秦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羈旅他鄕的情境和心境。詩人以古人的離鄕之態,映襯自己的漂泊之感。詩中的“花鳥非鄕國”,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描寫,強調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身処異鄕的孤獨。最後一句“悠悠行路人”,則形象地描繪出詩人孤獨漂泊的形象,給人一種淒涼、憂傷的感覺。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典故和簡潔的語言,深刻地表達了詩人的羈旅之愁和對故鄕的眷戀之情。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