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孟和

· 藍仁
天書海內起英髦,肯許山林索價高。 一日聲名催宦達,十年蹤跡類逋逃。 女憐擇對方諧卜,兒擬應門未代勞。 寵祿少酬勤苦志,不知何處試牛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英髦(máo):傑出的人才。
  • 索價:要價。
  • 宦達:官位顯達,仕途亨通。
  • 逋(bū)逃:逃亡的人,這裏指在世間漂泊。

翻譯

皇上下詔書在國內選拔傑出的人才,你難道會允許自己在山林中要價過高嗎?(意指不應只圖隱居安逸)一天之間名聲大振,促使你仕途順利,(但)十年來的蹤跡卻像是在世間漂泊。女兒爲選擇合適的對象而進行占卜,兒子打算去應門接待卻還不能代替你操勞。榮耀和俸祿較少地酬報了你的勤奮和辛苦的志向,不知道哪裏才能讓你施展才能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別李孟和時所寫,詩中既肯定了李孟和的才能,又對他的經歷和現狀表示了一定的感慨。首聯寫朝廷選拔人才,暗示李孟和的傑出,但同時也隱含着對他未能充分發揮才能的惋惜。頷聯提到李孟和雖有時聲名鵲起,官運亨通,但多年來的經歷也頗爲坎坷,有漂泊不定之感。頸聯通過描寫李孟和的家庭情況,表現出生活的一面。尾聯則表達了對李孟和未能得到足夠回報的遺憾,以及對他未來能有更好施展才華之地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透露出作者對友人的關心和對世事的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