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竹園孔丈同賦

· 謝榛
移得南山竹,冰霜見苦根。 春流觸自響,清影羃何繁。 色蘸杯中綠,涼沾雨後痕。 鄒枚此同賦,勝事即梁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羃(mì):覆蓋。
  • 鄒枚:鄒陽、枚乘,西漢文學家,這裏借指文人雅士。

翻譯

從南山移來些竹子,能看到它們在冰霜中露出的苦根。 春天的水流觸碰竹子自行發出聲響,清麗的影子重重疊疊互相覆蓋,是如此繁多。 竹子的顏色浸染了杯中水的綠色,涼爽之感沾上了雨後的痕跡。 我與孔丈先生像鄒陽、枚乘一樣在此一同賦詩,這美好的事情就如同在梁園一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水竹園中的竹子,通過對竹子的根、影、色、涼等方面的描寫,展現了竹子的堅韌與清雅。首聯寫竹子的來源以及其在冰霜中顯現出的苦根,暗示了竹子的堅韌品質。頷聯描繪了春天的水流觸竹作響,以及竹子清影繁多的景象,富有生機與美感。頸聯從顏色和觸感方面進一步描寫竹子,表現出其獨特的韻味。尾聯則將此次與孔丈同賦比作鄒枚在梁園的盛事,增添了文化氛圍和藝術情趣,表達了作者對此次賦詩活動的珍視和對美好情境的享受。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通過對竹子的描寫和與文人雅士同賦的敘述,傳達出一種高雅的情趣和對自然與文化的熱愛。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