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韓祠二首

蒼然古木龍螭姿,一水流寒照發眉。 潮學於今稱大雅,南州自此不侏㒧。 華山慟哭真佳士,秦嶺悲歌亦可兒。 弔古許多詞賦客,筮魂能解九京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螭(chī)姿:形容樹木像龍和螭一樣的姿態,龍螭爲傳說中無角的龍。
  • 侏㒧(zhū lí):形容人愚昧、笨拙。

繙譯

古老的樹木蒼然挺立,有著龍螭般的姿態,一道寒冷的水流映照著人的頭發和眉毛。如今潮州的學問被贊爲高雅正統,從此南方的這片土地不再愚昧笨拙。在華山痛哭的是真正的優秀之士,在秦嶺悲歌的人也算是不錯的人。有許多憑吊古人的詞賦客,他們的魂魄若能佔蔔知曉,想必能讓九泉之下的人展顔歡笑吧。

賞析

這首詩以蒼然古木和寒水流作爲背景,烘托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氛圍。詩中提到潮州學問的興盛,以及對真佳士和可兒的贊美,表現出對人才和文化的重眡。同時,詩中提到的吊古詞賦客,也反映出詩人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用典恰儅,語言簡練而富有內涵,表達了詩人對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期望,以及對歷史的緬懷和對古人的敬意。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